“这字你收下,松竹斋送来银子,足够买两幅了,本官从不占自己人便宜。”
嚯!
李平安惊叹松竹斋信誉,标价五百两的字帖,卖了一千两竟然老老实实分出一半,称得上贪亦有道了。
将来松竹斋东家进了天牢,定让他吃好喝好。
李平安离开马府,回到自家宅院。
位于崇仁坊悬笔胡同,一进四合院,不临大街,牙行要价三千两,换个坊市可以买两进宅院了。
贵自然有贵的道理。
出门左转走上百余丈,便是状元楼以及诸多书铺。
街上来来往往的都是文人墨客,说话聊天是诗词歌赋,生活在这里的孩子,再怎么笨也能沾染几分文气。
“任何世界,任何时代,都逃不过学区房!”
李平安推门进去,见唐英正在读书,姿态神色比平日里少了几分浮躁,顿时不再心疼银子。
近朱者赤,环境真的能影响人。
“今儿去书铺逛了逛,感觉怎么样?”
“天外有天,京城就是京城,孩儿以前坐井观天了。”
唐英在凉州乡下,自诩同龄人中读书最好的,每每听到父亲说自个儿愚笨,心底还有几分不服气。
从穷乡僻壤跳到京城,连续跨了几级,当真是才子遍地。
“也不必气馁。”
李平安安慰道:“比不过读书,可以比武道,你一个人能打趴他们一群!”
唐英面色涨红,继续埋头苦读。
来到厨房。
媳妇正在熟练的熬粥,学了十几年终于形成了肌肉记忆,不用动脑子想,只凭感觉就能将粥煮熟。
李平安从柜子里拎出袋核桃,用手一个个捏碎,做了个核桃炒鸡蛋。
“英儿读书天资寻常,只能用外力了,听回春堂的大夫说,以形补形,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