过的奋斗激情充斥在赵大的心头,他上前揽着鲜于岳的手臂,笑道:
“大兄,你说的没错,好日子还在后头呢。”
鲜于岳哈哈大笑,然后带着他进了那片帷幕区,那里早已经奏起歌舞,人声喧沸,一场盛大的宴会即将开始。
……
那年二十一,高骈幕下,赵大坐着如喽啰。
因为品秩最低,赵怀安坐在了最外面的一处席位,而鲜于岳则被安排在稍微前面一点。
鲜于岳倒是想坐在赵怀安旁边,可这席位从来都是按照地位划分,是丝毫不能乱的,席位的一个小小变动,可能就能让这些丘八打起来。
所以赵大拒绝了鲜于岳的好意,表示坐在这里挺好的。
是挺好的,这个位置既靠他后面的队将们,又不惹人注意,可以将幕内的军将、幕僚们都看在眼里。
就比如他现在就能细细观察到次席的南诏太子隆舜。
这中登就这会的功夫就换了一套行头,带着镶嵌着蓝宝石的头巾,肩上搭着一条纯色的狐脖,左臂上还套着一个翠绿如水的翡翠镯子,右臂上系着一枚巨大的红宝石吊坠,惹人瞩目。
而且因为是身材比较矮小,高骈还让人给隆舜安排了一张稍高的马扎,以一种类踞坐的形态坐在那边。
在隆舜坐下没多久,节度使高骈也在两个昆仑奴的搀扶下从帐幕中出来了。
他一出来,席位中的“静海”、“天平”、“长武”、“昭义”、“鄜坊”、“河东”等军将直接站了起来。
这些人占了在场人数的几乎一半,他们一站,川西和兖海、感化等军将纷纷看向头前的杨庆复,见杨帅也站了起来,众人这才不情不愿地站了起来。
此时,川西藩镇的众丘八,内心各个在骂,这高骈刚杀了咱川西的两个大将,你杨庆复屁都不敢放一个,现在像头老狗一样摇尾乞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