妙笔读

繁体版 简体版
妙笔读 > 状元郎 > 第二十五章 开考

第二十五章 开考(2 / 6)

苏有才和程秀才也有意识拉开距离,大道朝天,各走一边,带队赶往太平镇。

太平镇在二郎滩上游,除了能走水路,陆上还有驿道。

说起来,这驿道还是洪武年间征云南时开辟的。朱老板高标准严要求,路不仅修得又宽又平,而且裁弯取直,十里地就能到太平镇。

只是开国这么久了,后世子孙可没他这个本事,驿道早就年久失修,坑坑洼洼了,坐车的话能把人肠子都颠出来。

所以哪怕程家,也选择步行前往,当然程秀才坐的是滑竿儿。

走在路上,苏录拿出‘错题本’来,抓紧时间再过一遍这些天整理的错题。族里兄弟们见状,也纷纷掏出书来。边走边背,真正意义上的临阵磨枪。

远处程家子弟见了,不由冷嘲热讽:“平时不用功,临考抱佛脚,晚了!”

“白费工夫!今年竞争特别激烈,他们指定一个也考不上。”

“不要理会他们。”在滑竿上闭目养神的程秀才,这时出声呵斥道:“凝神静思。你们的对手是县里的高才,不是这些只能当陪衬的粗人。”

“是。”程家子弟忙躬身受教,只好老实闭嘴,换别的方式平复紧张的心情。

~~

山里人都是铁脚板,半个时辰就行至太平镇。

此时太阳才刚刚越过群山,晨光给这座依山傍水,青瓦木楼的古镇,镀上了一层淡金色。

这里是太平千户所驻地,也是赤水河上最重要的渡口,还有座石基木梁的拱桥,连通永宁与对岸的播州。

自然,太平镇比二郎滩大多了,也繁华多了,整个镇上有近千户人家。各式各样的店铺足有几十家,可以买到几乎所有的日用品。甚至还有一座青楼。

但真正让太平镇名声大噪的,却是建在镇南边观山脚下的那座太平书院。

这座书院始建于永乐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