答。
苏录也深吸一口气,提起白云笔直接在答卷上,快速书写起来。
第一题非常简单:‘子在齐闻《韶》,_________’
苏录不假思索写道:‘三月不知肉味。’
接着第二题:‘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,_________’
苏录答曰:‘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,无之。’
也有给后句写前句的:‘_________,见其二子焉。’
苏录答曰:‘止子路宿,杀鸡为黍而食之。’
‘_________,吾亦为之,如不可求,从吾所好。’
苏录答曰:‘富而可求也,虽执鞭之士。’
转眼间他就答完了十几道帖经题,这就是先在考卷上作答的好处。你不用担心自己写错了怎么办,下笔就没有心理负担,自然可以答得飞快……
但越往后难度就越大,埋得坑也越来越多。
比方第廿六题,‘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,_________’
不少人看到那短短的竖线,很可能会不假思索地只答一句,‘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。’
但大哥和父亲都提醒过苏录,墨义题作答完整的标志是句号,而不是读号。也就是一个完整的意思表达结束。
所以只一个‘辟焉’是不够的,还得把后头四句:‘之其所贱恶而辟焉,之其所畏敬而辟焉,之其所哀矜而辟焉,之其所敖惰而辟焉。’一起写上才对。
线那么短,答案却这么长,这不是坑爹吗?!
可是人家书院也有话说,谁让你在卷子上作答了?答题纸上可是空白一片,还不够你写的怎地?
~~
如果你觉得这恶意不够重的话,还有更缺德的。书院会专找几道容易混淆的题目来坑你——
比如:‘仁者人也,_____